响应国家号召,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率先稳定农资价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高水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更高水平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1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粮食安全是“国家的第一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从各个方面巩固粮食安全基础,确保中国人民的就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年来,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国际粮食市场波动显著,进口风险显著增加,确保粮食安全的挑战也在加大。相关方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在生产、流通、存储等方面努力,加快粮食生产、供应、储存、营销体系建设。总体来看,国内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市场运行总体稳定,价格波动明显低于国际市场,这在2022年对保持CPI低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首先,粮食生产再次获得丰收。我们将继续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有效克服北方因罕见秋涝导致的冬小麦晚播、南方持续高温干旱以及疫情形势的持续反复等不利因素。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8653亿吨,比去年增加368万吨,并将连续八年保持在6500万吨以上,为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粮食购买稳定有序。夏粮和早稻在高峰期的采购工作圆满结束,共采购小麦5884万吨,早稻628万吨;秋粮的高峰期采购工作也稳步推进。截至目前,主要生产区已采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超过1.2亿吨。预计全年各粮食企业的采购量与近年来的平均水平相当。同时,为了有效保护粮农的利益,相关部门陆续批准了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和黑龙江省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实施方案。截至目前,中晚稻的最低收购量已达到1018万吨。
第三,整体粮食供应充足。根据2022年的情况,国内粮食市场供应能够满足人民日常消费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并成功应对各种意外因素的影响,粮价基本保持稳定。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和调控需要,一方面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及时调整销售的品种、数量和节奏,有效满足企业的粮食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了146.87万吨大豆和玉米等粮食,以补充国内市场供应,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食品多样化和饲料粮的需求。
第四,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粮食流通体系安全可靠,粮食储存设施总体达到世界相对先进水平,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应急供应网点布局逐步完善,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持续提高。
受中国人口、土地和粮食短缺的整体紧张平衡以及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未来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运行仍将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然而,我们有信心、有把握、有能力和基础,确保“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和食品口粮的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民的工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合作,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市场,确保生产能力,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全面落实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的同责,推动“把粮食存储在土地上,把粮食存储在技术上”战略的实施,全面实施围绕粮食生产、储存和营销各个环节的政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达到更高水平,为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供销合作社:带头稳定农资价格
作为粮食的“粮”,农资的质量和供应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目前,农资的冬季储备工作已接近尾声,春季播种的准备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我们应做好春季播种的准备,提供化肥等农资保障服务,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巩固价格稳定的基础。
近年来,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资在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预计农业投入占粮食作物总生产投入的28%以上,而园艺作物和畜禽养殖的农业投入比例更高。做好农资的生产和供应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和艰巨的使命。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供销合作社年工作会议上,特别部署了确保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工作,并提出在重要农业季节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储存、运输和供应工作,以确保供销合作社拥有充足的农业生产资料、高质量和稳定的价格。
首先,确保流通渠道畅通。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行业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是连接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农民的桥梁,肩负着确保农业生产增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使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渠道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应充分保障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深刻理解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价格稳定对维护农民利益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持续努力做好春季耕作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储备工作。
我们应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服务指导,组织系统内企业加强采购和运输,做好供应储备工作,
第二,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是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供销合作社开展“绿色农业生产资料”升级行动试点,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结构,延伸农业生产资料的服务链。
我们将加快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渠道下沉,加强与基层合作社等各类渠道的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网络的覆盖率。
同时,我们应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管理,坚决结束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通过供销合作社渠道流入市场,主动协同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查处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为农业生产资料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我们应跟上进度。基于春耕,我们应密切关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持续扩展特点,加强供需监测和调度,按照春耕的生产时间节点和优先级进行调整和运输,以确保农业物资的及时和充分投放。
同时,必须优化服务,及时将农业物资送到田间,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使用农业物资的问题,成为农民的“知心人”。
来源:肥料价格信息,经济日报,中国粮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