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12家上市农化公司业绩总结
01 恒邦生物科技
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恒邦生物科技预计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在6亿至7亿人民币之间。这代表着同比减少19.3463亿至20.3463亿人民币,或同比下降73.43%至77.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将在5.75亿至6.75亿人民币之间,同比减少19.5255亿至20.5255亿人民币,或同比下降74.31%至78.12%。
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导致公司部分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不同程度下降,造成业绩大幅同比下滑。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部分主要产品的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价格趋于稳定并反弹。
02 新安公司
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新安公司预计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亿人民币。这代表着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22.2351亿人民币,或同比下降约95.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约为5000万人民币,同比减少约22.7205亿人民币,或同比下降约97.85%。
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导致公司主要产品草甘膦和有机硅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不同程度下降,从而造成业绩同比大幅下降。
在上半年,面对有机硅行业整体形势严峻和基础终端产品行业亏损,公司积极利用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通过自供的上游工业硅原材料优化下游有机硅终端产品结构,公司努力弥补基础终端产品的利润缺口,最大化产业部门的价值。为应对农作物保护行业因临时供需失衡引发的市场剧烈波动,公司积极利用其全球和平台销售渠道。通过多系列产品的协调销售、关键作物的整体解决方案及提升配方转化率,公司旨在增加市场份额,克服整体行业下行,稳定核心业务。
03 江山化工
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江山化工预计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8亿至2.1亿人民币之间。这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285亿至10.328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2.69%至85.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1.8315亿至2.1315亿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10.2346亿至10.534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2.76%至85.19%。
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农药产品草甘膦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显著下降,导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为了应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专注于精益管理和精准营销,以保持其他核心产品的稳定利润,同时微调草甘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平衡。到第二季度末,草甘膦价格显示出稳定和反弹的迹象。此外,公司集中于战略举措,把握发展机遇,坚持行业与资本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方式。公司专注于“供应链补充、延伸和增强”的目标,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显著提升内部增长和外部发展能力。
04 利民公司
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利民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500万至6000万人民币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3.65%至60.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4900万至5200万人民币之间,同比下降了65.78%至63.69%。
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农化行业库存过剩,导致国内外终端客户需求减少。公司的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导致盈利能力减弱。为了积极应对挑战,公司持续关注重点客户,加强战略合作,积极开拓市场,增强营销团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成本效益。他们还推进新产品的试生产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05 红太阳公司
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红太阳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500万至20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下降约97.57%至96.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1200万至18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下降约98.08%至97.12%。
受全球农化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红太阳公司采用了以核心业务为重点的综合战略
, 扩展和加强产业链,并在全球视野下调整市场结构。他们成功实现了“三区域”产业链的延伸、优化、补充和增强:新吡啶生物碱、氯虫苯甲酰脲和生物L-氨基磷酸。这导致了优化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快速形成,释放了潜力,提高了效率。公司在挑战中创造了新的机遇。成功完成对全球市场结构的快速调整,不仅支持了公司在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和快速恢复,还发挥了关键作用。
06 凤山集团
根据初步计算,凤山集团预计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000万元至6000万元人民币之间,较去年同期(根据法定披露数据)下降67.34%至80.80%。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后的净利润预计在5200万元至6000万元人民币之间,较去年同期(根据法定披露数据)下降76.13%至87.84%。
在报告期内,公司受到国内外下游客户需求下降的影响,导致农药需求不足,出口大幅下降。此外,产品价格的下降超过了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对公司的产品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包括可转换债券的利息费用,导致净利润显著下降。为应对这些挑战,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营销策略,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并优化人员结构以增强竞争力。
07 蓝泉生物化学
对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期间,蓝泉生物化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在6500万至4400万人民币之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预计在7400万至5000万人民币之间。
由于宏观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变化以及硫酸和废热发电生产设施的综合维护,公司主要农药产品如美克毒死蜱、氯吡脲和氰氟烯脲经历了间歇性停产,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和产量显著减少,盈利能力下降。非经常性损失主要与处置旧设备相关,预计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约为7000万人民币。
08 苏利公司
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苏利公司预计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在3600万到4300万人民币之间。这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6.1153百万到163.1153百万人民币,年同比下降幅度为78.40%到81.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将在3600万到4300万人民币之间,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53.4498百万到160.4498百万人民币,年同比下降幅度为78.11%到81.67%。
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终端客户需求减少,主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以及整体农化和阻燃行业的下行。这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下降,当前期间的收入和利润相应减少。此外,在去年同期,公司受益于能源双控政策和化工材料市场供应不足,整体经营表现相对良好。因此,当前报告期经历了显著的年同比下降。公司将继续加强市场开发,抢占市场份额,进行新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加强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09 先达公司
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先达公司预计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000万至5300万人民币之间。这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3.21%至74.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4700万至5000万人民币之间,同比减少76.38%至77.80%。
2023年上半年,由于宏观经济条件、国内外终端客户需求减少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和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本期的收入和利润下降。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公司受益于能源双控政策和市场上化工材料短缺,整体经营表现相对良好,导致本报告期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和设备的升级,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研发,引入差异化产品进入市场,增强市场营销团队的能力。还将关注重点市场、重点客户和重点农作物,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10 中农联
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中农联预计上市公司的股东应占净亏损将在1000万至14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124.09%至133.73%。剔除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后的净亏损预计将在1400万至18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133.63%至143.23%。
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中农联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部分主要产品的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盈利能力减弱。此外,公司部分产品的出口订单延迟,导致整体业绩出现亏损。
为了增强市场份额,中农联聚焦于重点市场、重点客户和重点农作物。他们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提高决策速度,抓住市场订单,实施差异化的产品销售策略。在报告期内,公司整体销售量实现同比增长。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市场开发,扩大市场份额,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以增强整体竞争力。
11 新农公司
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新农公司预计上市公司的股东应占净利润将在1900万至28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71.69%至80.79%。剔除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后的净利润预计将在1300万至19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78.32%至85.17%。
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农化行业原材料和中间体的供过于求,导致客户的增量需求显著下降。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体的价格和数量同时下降,导致盈利能力减弱。为了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公司专注于升级工艺设备、降低成本、投资产品技术研发,并推出差异化产品。他们还加强了技术营销,集中在关键市场和关键客户,以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12 联邦化学科技
对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期间,联邦化学科技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在2000万至3000万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下降85.32%至90.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将在1.15亿至1.35亿人民币之间,比去年同期下降36.28%至45.72%。
2023年,公司作物保护客户进入“去库存”阶段,导致作物保护部门的收入下降。作为定制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这一下降导致盈利能力降低。在报告期内,公司记录了约1.05亿至9500万人民币的非经常性损失,主要由于外汇对冲交易的投资损失。然而,公司的外币资产产生了一些汇兑收益,表明这些项目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