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集团计划在印尼石英砂行业投资110亿美元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投资部长巴希尔·拉哈达利亚最近表示,中国玻璃巨头信义集团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廖内省巴淡岛的Rempang生态城投资110亿美元(785亿人民币)于石英砂下游产业。
本周早些时候,巴希尔飞往中国与潜在投资者会面,包括生产汽车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信义集团。
巴希尔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表示:“在我看来,信义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工业公司之一,如果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在Rempang投资。”
在此次访问中,部长表示印度尼西亚希望通过在国内加工原材料来获得更多的商品附加值。镍的下游产业已经在进行中,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努力扩展到其他商品。
“我们拥有石英砂、硅土,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未加工的形式出口。我们已经努力促进石英砂产业下游产业的发展,玻璃和太阳能模块生态系统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信义集团包括信义玻璃和信义太阳能。信义集团首席执行官汤杰里表示,印度尼西亚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强大的经济潜力促使公司增加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信义已在格雷西克的JIIPE工业园区投资并建立了工厂。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看到印度尼西亚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格雷西克投资,包括巴淡岛,那里发展促使我们转向其他产业。”
去年,信义玻璃与JIIPE开发商BMKS签署协议,在工业园区购买一大片土地。这家中国玻璃制造商还与BMKS签署了一项水电安装协议,以支持其工厂的建设和运营。
根据印尼政府的报告,中国是印尼第二大外国投资者,从2018年到2023年第一季度,总累计投资达到245.5亿美元。
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苏拉威西(68.8亿美元)、西爪哇(52.1亿美元)、北马鲁古(38.3亿美元)、雅加达(17.4亿美元)和万丹(14.5亿美元)。
中国的主要投资领域还包括:基础金属(86.1亿美元);运输、仓储和电信(66.9亿美元);电力、天然气和水(27.5亿美元)。其次是房地产、工业园区和办公楼(17.4亿美元)以及化学工业(19.5亿美元)。
印尼投资部在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政府路线图显示,未来几十年,印尼将优先发展21种商品的下游产业,包括煤炭、铝土矿、盐和海藻。发展所有这些商品下游产业所需的投资到2040年将达到5453亿美元。
石英砂今年上涨了400%。
继前两年的硅材料之后,石英砂和石英坩埚正成为光伏产业链中的另一个“卡脖子”环节。
在晶体硅的制备过程中,石英坩埚是拉取单晶硅棒的重要耗材,而高纯度石英砂是石英坩埚的核心原材料,也是拉晶的重要耗材。近年来,光伏晶体拉制过程中对高质量石英的需求不断增加,刺激了对高纯度石英砂的需求。
自今年年初以来,最稀缺的内层砂的平均价格已从今年1月的75,000元/吨上涨至超过350,000元/吨,涨幅接近400%。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国内高纯度石英砂价格暂时保持稳定。领先企业的外层砂价格为100,000-120,000元/吨,中层砂价格为190,000-230,000元/吨,内层砂价格为370,000-420,000元/吨。
关于信义集团
信息显示,信义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制造商,全球领先的综合玻璃制造商以及新能源领域的领导者。该集团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信义玻璃、信义太阳能、信义储能和信义能源。目前,集团拥有11个大型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深圳、东莞、江门、芜湖、天津、营口、德阳、张家港、北海、海南和马来西亚。总市值超过1000亿港元,拥有80多家子公司,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员工近2万人。
2021年12月13日,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与信义太阳能分别签署了20,000吨二氧化硅的20万吨多晶硅配套项目协议。光伏组件盖板生产线配备了废热发电机、环保设施以及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并与信义玻璃签署了关于麒麟区浮法玻璃生产线和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的合作协议。三个项目的总投资为230亿元。项目完成后,年产可达20万吨多晶硅和2万吨白炭黑,日熔化1400吨浮法玻璃,2400吨光伏盖板。该项目占地约2580亩。
2023年2月1日,新宜硅业的多晶硅项目第一阶段开始建设。本次启动的项目第一阶段总投资约为60亿元,覆盖面积约为795亩。计划建设年产6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及配套1万吨白炭黑生产线。建设周期约为6-9个月,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并投入生产。
2023年3月30日,新宜硅业的多晶硅二期B项目已获得当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和批准。项目总投资为56亿元,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跃洲镇。项目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535,0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力为77,000吨的颗粒硅生产线。建设预计从2023年12月开始,到2025年12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