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复合肥价格在十二月是上涨还是下跌?
在11月,国内复合肥市场调整下行,价格区间在每吨30-100元。一方面,尿素、磷酸二铵、合成氨和硫酸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削弱了对复合肥成本和心理的支撑;另一方面,尽管企业提前保证了兴趣,但存在部分收购或单一洽谈,促使市场降低重心。第三方市场各方情绪表现出观望,冬储进展缓慢。截至11月底,参考大陆45% S(14:16:15/3*15)主流工厂价格在每吨3050-3200元,45% CL(3*15)价格在每吨2800-3050元。
国内复合肥影响因素分析
原材料:在11月,复合肥主要上游原材料产品的市场波动不定。其中,尿素首先滞后,重心下移,累计波动范围约为每吨500元。主要受到施工启动、需求和煤炭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截至11月30日,山东临沂的收购价格约为每吨2500元,比上月末下降550元,比本月最低点高出140元。
磷酸铵:市场波动下行。其中,单 ammonium 磷酸盐因下游采购疲软、交易持续不佳以及合成氨的下降等因素受到拖累。价格持续下跌。到月底,中部地区55号粉的出货价在3000-3050元/吨;58号粉为3150-3200元/吨,月底时下跌了250-300元/吨。磷酸二铵运行疲弱。由于出口订单有限,支持不足,许多市场交易商没有提前囤货的意愿。到月底,湖北64%磷酸二铵的主流出厂价格为3450-3500元/吨,比上月底下降了100元/吨。约吨。
钾肥:本月在高位表现强劲。其中,大部分氯化钾由国家储备拍卖销售,硫酸钾制造商的开工率持续下降。月底时,港口62%白钾的价格大多在4000-4100元/吨,比上月末上涨约150元/吨;市场销售价格为52%钾肥大多在4000-4100元/吨,一些地区的农业销售价格较高。
市场心态:观望状态,低操作热情。
需求:冬季肥料储备正在进行中。
开工率:根据隆众资讯的统计,11月国内复合肥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32.13%,较上月平均开工率上升1.75%,但较去年同期下降9.46%。本月持续低开工率的原因:首先,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尿素和单氨的价格抑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其次, distributors 对冬季肥料的备货和提货动力不强,增加了企业成品库存风险,进而影响企业设备的开工建设;第三,部分地区的电力和天然气限制继续影响设备生产能力的释放。
与往年一样,11月是复合肥生产的冬季旺季,但今年公司装置的整体运行负荷相对较低。其中,中小型企业往往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有些仍处于停车状态;虽然许多中大型企业已开始施工,但相对负荷的增加有限。从区域角度来看,江苏和安徽地区受到电力限制的影响,一些装置在中后十天停产;在河北和山西地区,随着一些早期停车装置的重启,开工率略有反弹;在湖北,企业的开工率调整有限,受到持续下滑的影响。由于货源不畅,大多数主要企业继续控制生产;在东北,大多数企业推迟生产;在山东和河南,随着一些中小企业的重启,开工率略有上升。
在十二月,预计企业的开工率将继续上升,恢复的速度与原材料市场的波动和市场情况成正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早期停产的设备将陆续恢复生产。对于主要的复合肥企业,预计设备的开工率将逐渐进入中高负荷状态。
十二月国内复合肥市场预测
在十二月,国内复合肥市场可能会先弱后稳,预计在中下旬交货情况会有所改善。一方面,主要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预计会缩小,这将支持市场的逐渐稳定;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可能会推出新一轮的预收政策价格,区域间的价格差距预计会缩小;第三,对于一些早期的库存分销商,可能会提高他们的备货和交货热情。
关于中旬到初期,企业调整了更多的政策和价格。对于高端价格,由于成本等因素的拖累以及持续不佳的交易,价格面临下跌风险,特别是对于氯基复合肥。一些调整可能会略大;经销商观望,更多地等待市场的进一步明确。在中下旬,预计市场将稳定,气氛逐渐改善。在设备方面,随着原材料波动的缩小,以及中游和下游市场的进入增加,企业设备的开工率将继续上升,特别是对于早期停产的设备,十二月的复产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