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护航确保国内肥料供应和价格稳定
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我们将继续优化经济布局,这需要增加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并向粮食生产者提供200亿元的一次性补贴。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促进 pesticide和化肥的减少,提高效率,以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在政策支持下,2021年我国化肥和 pesticide的价格将有效控制,供应将得到有效保证,确保粮食产量达到13.7亿公斤,创造历史新高。进入2022年,外部经济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其中国际能源产品的激增将导致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国际海运成本的急剧上升将大大增加我国化肥进出口的压力;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将导致国内粮食需求的自给自足大幅增加等。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明确要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和手段,跨周期和反周期调节将得到加强,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其中,农业问题的目标是实现粮食产量超过13亿公斤,增加农业生产,促进乡村的整体振兴。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呼吁确保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予农民另一项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并增加对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支持,以便农民能够合理收入种植粮食并享受收益。粮食生产区域具有内在的动力。在政策保障下,2022年我国将首先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据报道,国内煤炭供应得到保障,国家调控的电厂煤炭库存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占初级能源消费的约57%。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能源供需持续紧张。通过多方规划和协调,确保能源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电厂煤炭库存在同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确保了氮肥的供应。同时,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有大量的磷矿资源。在贵州、四川等执行“以矿定产”政策的地区,需在确保磷肥企业年度控制磷石膏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全面考虑准备,满足肥料和施肥高峰期的磷肥生产需求,调整和平衡企业每月和每季度的新磷石膏评估指标,提高磷矿的利用率。除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外,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被允许提高磷矿的产量,以满足其他省份磷肥生产的需求。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国有企业在磷肥重要原料硫的生产中加大了回收力度,国内硫的供应量显著增加,确保了国内磷肥供应的整体安全。在钾肥方面,尽管我国对钾肥进口的依赖高达50%以上,但为确保肥料使用高峰期钾肥供应的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通过低价拍卖组织释放钾肥储备,同时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储备释放杠杆社会资源,以补贴国内对钾肥的需求。在动员社会力量的同时,我国与主要国际钾肥生产国加拿大和以色列达成了2022年钾肥进口合同,并叠加了我国西北地区钾肥的自主供应,以确保我国钾肥供应的安全。因此,我国主要化肥品种今年能够确保充足的供应和可控的价格。当然,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外部粮食和肥料价格的高涨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国内肥料价格。对此,在确保主要原材料供应的同时,国内肥料出口限制不能放松,以确保国内肥料的使用。在首要的情况下,科学储存,以防止国内肥料价格的不可控局面。特别是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国内农民的一次性补贴资金的发放和分配可以缓解农业成本上升的影响,并确保农民能够负担得起肥料。因此,基于当前国内化肥的整体运行和外部压力,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和农业生产资料政策的指导下,国内化肥的整体供应能够满足需求,价格不会超过农民的可接受范围,农业生产能够正常合理运作。(李宇博)